成语:「分崩离析」的解释
分崩离析(拼音:fēn bēng lí xī)

成语解释崩:倒塌崩裂;析:散开;解体。分裂崩溃;离散解体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。”

成语繁体分崩離析

成语简拼fblx

成语注音ㄈㄣ ㄅㄥ ㄌㄧˊ ㄒㄧ

成语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

是否常用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
成语正音分,不能读作“fèn”。

成语辨形析,不能写作“柝”。

成语辨析~和“土崩瓦解”都有“分裂、瓦解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~偏重于“分裂”;强调人心涣散;而“土崩瓦解”偏重在“崩溃”;强调彻底垮台。

成语例句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。(毛泽东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)

近义词四分五裂土崩瓦解

反义词坚不可摧坚如磐石

英语翻译fall separately and split differently

日语翻译四分五裂(しぶんごれつ),支離滅裂(しりめつれつ)

俄语翻译распáд

其他语言<德>in Verfall und Zersplitterung geraten <auseinanderfallen><法>s'effondrer <se désagréger>

成语谜语

成语故事春秋时,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(今山东费县),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,但权势极大,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。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,想攻伐附近的一个叫颛臾的小国,把它并吞过来。  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谋臣,他俩觉得很难谏劝季康子,于是向孔子求教。孔子却怀疑这是冉有的主意。冉有说:“这是季康的主意,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。”  孔子说:“你俩既然辅佐季康,就应该尽力劝阻他。”  冉有又说:“不过,如今颛臾的国力越来越强大。现在不攻取,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。”  孔子说:“这话不对!治理一个国家,不必去担忧土地、人口的多少;而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。百姓一安定,国家就会富强。这时再施行仁义礼乐的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,让他们能安居乐业。而你们俩辅佐季康,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,人民有异心而不和,国家分裂而不能集中。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,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,我恐怕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。”  “萧墙”是国君宫门前的照壁。孔子的意思是季康的麻烦在内部而不在外面。在这个故事中又引伸出另一个成语“祸起萧墙”,形容内部发生祸乱。

相关汉字

上一个成语:废话连篇 下一个成语:分甘共苦

2010-2024 900查询 版权所有